蕭式球先生

研究員 /
      主要工作是教導禪修、教導原始佛教義理及翻譯巴利文佛典。

學歷

1. 妙華佛學會佛學初階及進階課程1986-1990 2. 隨慧瑩法師學習經教義理1988-1993 3. 赴斯里蘭卡跟隨葛榮居士(Mr. Godwin Samararatne)習禪及一年一度邀請居士來港教導禪修1993-1999 4. 跟隨阿那律陀長老(Kākkāpalliye Anuruddha Thera)學習巴利文1999-2010 5. 香港公開大學語言與翻譯文學士2003

資歷

1. 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 2. 妙華佛學會佛學初階班講師(班主任)1989-2004 3. 妙華佛學會禪修班講師1996-1998 4. 阿那律陀長老課堂傳譯1999-2010 5. 《巴利文翻譯組學報》編輯及翻譯 6. 《温暖人間》雙周刊撰寫〈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〉2012-2019 7. 妙華佛學會副會長 8. 葛榮禪修同學會創辦人 9. 原始佛教研修會創辦人

研究專長

禪修、原始佛教義理、巴利文翻譯

論文

 1.〈正念在禪修中所起的作用〉,《志蓮文化集刊》第十二期,2016年.
 2.〈正定的內容及其帶來的利益〉,《志蓮文化集刊》第十四期,2018年.

翻譯

 1.《巴利文翻譯組學報》創刊號至二十七期,志蓮淨苑出版,當中〈長部〉與〈中部〉的翻譯已經完成,〈相應部〉接近完成,〈增支部〉近一半完成,2006年至今.
 2.《慈心的修習》,葛榮禪修同學會出版,1997年.
 3.《七覺支》,葛榮禪修同學會出版,1998年.
 4.《五蓋及其對治方法》,葛榮禪修同學會出版,1999年.
 5.《三相 無常、苦、無我之觀慧》,葛榮禪修同學會出版,2000年.

合譯

 1.阿那律陀法師、張曼儀教授(Mary M. Y. Fung)、蕭式球先生三人合譯,The Frist and Second Buddhist Councils Five Versions English Translations from Pāli and Chinese,志蓮淨苑出版,2008年.

佛教雜誌專欄

 1.《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》,《温暖人間》雙周刊,2012年開始.

講授課程

年  份 課  程
2025─2025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4─2024 一日禪(2024年8月4日)
2024─2024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4─2024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B班)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4─2024 禪定共修班 (2024-25)
2024─2024 一日禪(2024年7月28日)
2024─2025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4─2025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3─2023 一日禪(2023年7月23日)
2023─2024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3─2023 禪定共修班 (2023-24)
2023─2023 一日禪(2023年7月16日)
2023─2024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A班)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3─2024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3─2023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2─2023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 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2─2022 禪定共修班 (2022-23)
2022─2023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【半學年】
2022─2023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〔面授課程〕(一學年)
2021─2021 禪定共修班
2021─2022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 (一學年)
2021─2021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21─2022 巴利文佛典選講 (一學年)
2020─2021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 (一學年)
2020─2020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9─2019 禪定共修班
2019─2020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9─2019 一日禪(09月01日)
2019─2019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9─2020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19─2019 一日禪(09月08日)
2019─2020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 (一學年)
2018─2018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8─2019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18─2018 一日禪(08月26日)
2018─2019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8─2018 禪定共修班
2018─2019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 (一學年)
2018─2018 一日禪(09月02日)
2018─2019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7─2018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 (一學年)
2017─2018 一日禪
2017─2018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7─2018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16─2017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 (一學年)
2016─2017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6─2017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6─2017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15─2016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5─2016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15─2016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 (一學年)
2015─2016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4─2015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4─2015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
2014─2015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4─2015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(一學年)
2013─2014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二)
2013─2014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3─2014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(一學年)
2013─2014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2─2013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2─2013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(一學年)
2012─2013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2─2013 原始佛教與現代人生(一)
2011─2012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1─2012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1─2012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(一學年)
2010─2011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10─2011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(一學年)
2010─2011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9─2010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9─2010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9─2010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8─2009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8─2009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8─2009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7─2008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7─2008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7─2008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6─2007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6─2007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6─2007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5─2006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5─2006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4─2005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4─2005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3─2004 進階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一學年)
2002─2003 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 (半學年)
2002─2003 禪修理論與實踐(半學年)
2002─2003 進階禪修理論與實踐(一學年)
2001─2002 進階禪修理論與實踐 (一學年)
2001─2002 禪修理論與實踐(半學年)
2000─2001 進階禪修理論與實踐(一學年)
1999─2000 禪修理論與實踐(一學年)
1999─2000 進階禪修理論與實踐(一學年)
1998─1999 禪修理論與實踐(半年)